requestId:68ab421d990465.44806882.
一、2013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3年,全省各級財稅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不斷深化財稅改革,切實加強收支管理,圓滿完成了省人大批準的年度財政預算。
2013年,全省地方公共預算收入[①](電報數,下同)2190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稅收收入[②]1604億元,增長21.1%,主要稅種情況是:增值稅225.7億元,增長8.8%;營業稅525.7億元,增長23%;企業所得稅214.9億元,增長9. 1%;個人所得稅57.7億元,增長18.9%。非稅收入[③]包養586億元,增長17.6%。全省地方公共預算支出[④](不含中央專項轉移支付[⑤])[⑥]3665.3億元,比上年增長18.9%。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我省相關實施辦法的規定,現將2013年省級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如下。
(一)省級公共預算[⑦]收支情況
2013年,省級公共預算總收入[⑧]2119億元,其中:省本級公共預算收入[⑨]125億元,為預算的100.6%;地方政府債券收入[⑩]137億元;轉移性收入[11]1857億元,為預算的100.5%。
省本級公共預算收入:
稅收收入23.3億元,為預算的145.5%,其中:鐵路和高速公路統征營業稅[12]14億元,為預算的175.1%,主要是根據鐵路、高速公路建設投資情況依法據實征收;中央財政返還跨省經營總分機構企業所得稅[13]9.3億元,為預算的11包養妹6%。
非稅收入101.7億元,為預算的93.9%,其中:專項收入[14]7.8億元,為預算的116.7%;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15]61.6億元,為預算的75.6%,主要是國務院、省政府決定取消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相應減收;罰沒收入[16]9.3億元,為預算的117.3%;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17]22.7億元,為預算的186%,主要是部分省屬高校和省直單位新增資產處置收入。
轉移性收入:
返還性收入[18]200.9億元,為預算的100 %。主要是根據現行財政管理體制[19]及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20]的有關規定計算的稅收返還。
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21]1645.1億元,為預算的107.7%。主要是中央財政增加對我省的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收入429億元,為預算的107.2%;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收入[22]60.6億元,為預算的137.9%;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收入12.7億元,為預算的106.1%;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獎補收入12.9億元,為預算的110.8%;社會保障和就業轉移支付收入280.5億元,為預算的115.1%;醫療衛生轉移支付收入94.6億元,為預算的134.9%。
上年結余收入和調入資金[23]10.9億元,主要是年初安排的爭取中央補助,已反映在上述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增加額中。
2013年,省級公共預算總支出[24]為2118.7億元,其中:省本級公共預算支出[25]460.7億元,為預算的90.7%;轉移性支出[26]1658億元,為預算的103.5%。
省本級公共預算支出和省對下專項轉移支付主要項目是: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1.7億元,為預算的103%,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7億元。主要用于保障省級機關和相關部門正常運轉(下同),支持市縣重點公共服務項目。
2、公共安全支出36.8億元,為預算的98.7%(主要是公安部門信息化和重要技術手段建設等經費結轉下年使用),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0.9億元。主要用于保障省直政法部門正常運轉、設施維修和信息化建設,補助市縣政法經費。
3、教育支出133.8億元,為預算的97.2%(主要是高校、中職教育助學金、免學費、困難補助等經費跨學年使用結轉下年),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5.4億元。保障省屬高校正常運轉,支出68.9億元;化解高校債務,支出14億元;提高高校生均撥款標準,支出2.6億元;落實國家助學金獎學金政策,支出4.3億元。
4、科學技術支出7.1億元,為預算的92.9%(主要是部分科技研究與開發資金結轉下年使用),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6.3億元。兌現科學技術獎勵、推進轉制科研院所事業發展,支出0.7億元;支持科技研究與開發、科技創新發展工作,支出5.3億元包養;支持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支出1億元。
5、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4.5億元,為預算的102.5%,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5.3億元。促進宣傳文化事業發展,支出1.2億元;支持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支出3億元;支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支出1億元;支持農村文化建設,支出1.2億元;補助農家書屋,支出0.3億元;補助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支出0.2億元;補助重大文體活動,支出0.4億元。
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9.7億元,為預算的103.4%,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14.6億元。做實養老金個人賬戶,提高職工養老保險標準,做好養老保險相關工作,支出33億元;發放企業軍轉干部困難補助,支出2.7億元;發放離休干部困難補助,支包養女人出0.8億元;安排重點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支出2.2億元;促進再就業工作,支出1.6億元;支持村務公開和難點村治理,支出0.2億元;加強社區公共服務站建設,支出0.7億元。
7、醫療衛生支出11億元,為預算的104.3%,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5.6億元。加強血防工作,支出0.5億元;加強婦幼保健和社區、農村等公共衛生工作,支出1.2億元;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支出0.3億元;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安排基層醫療衛生專項補助,支出1.5億元;補助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支出1.1億元。
8、節能環保支出1.8億元,為預算的82.5%(主要是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發展、高效節能工業產品推廣資金結轉下年使用),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3.7億元,主要用于環境監測和環境保護工作。
9、城鄉社區支出0.6億元,為預算的115.7%,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3.4億元,用于小城鎮建設以獎代補等支出。
10、農林水支出15.7億元,為預算的122.5%(主要是省級預備費和年初按規定列在“其他支出”科目中的基本建設資金分配使用后,列入本科目),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30.1億元。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水利工程運行維護,落實水利重點建設項目配套資金,支持防汛抗旱工作,支出6.1億元;支持現代農業發展、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清潔能源建設,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治、重疫區以機代牛和畜禽良種繁育,安排畜牧水產救災貼息,支出8億元;開展生態包養公益林補償,支出0.9億元;加強扶貧開發和老區建設工作,支出2.4億元;加強農業綜合開發,支出6.7億元;開展三農保險試點工作,支出1.1億元。
11、交通運輸支出包養妹31.7億元,為預算的107.8%,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3.8億元。支持交通投融資平臺建設,支出5億元;加強長江港航建設,支出2.6億元;加強公路損毀修復和養護工作,支出3億元;支持武漢天包養網河機場三期工程建設,支出13億元;鐵路高速公路建設資本金注入8.6億元。
12、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支出3.4億元,為預算的 54.2%(主要是部分重點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按進度撥付),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7.8億元,主要用于扶持光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生物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
13、商業服務業等支出0.8億元,為預算的109.2%,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4.7億元。落實家電以舊換新和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配套資金,支出1億元;支持供銷社發展,支出1億元;支持服務業發展和大通關建設,支出1.4億元;支持市縣旅游發展,支出0.4億元。
14、援助其他地區支出3.8億元,主要是對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區、新疆博州基礎設施建設和支援蘆山地震災區抗震救災。
15、國土資源氣象等支出7.7億元,為預算的98.1%(主要是礦產資源補償費項目結轉下年使用),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6.5億元,主要用于國土資源治理和氣象災害預防等項目。
16、住房保障支出0.1億元,加上執行中分配用于對市縣的補助3.9億元,為預算的100%,主要是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安排的林區、墾區的棚戶區改造省級配套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省級以獎代補資金。
17、糧油物資儲備支出7.5億元,為預算的87.1%(主要是糧食質量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建設資金結轉下年使用)。支持糧油儲備、糧油市場建設工作,支出5.2億元;化解糧食新增掛賬,貼息0.5億元。
18、國債還本付息支出5.2億元,為預算的100%。
19、其他支出47.8億元,為預算的56.7%,主要是年初按規定列在本科目中的基本建設資金等分配使用后,分別反映到相應科目中,以及年初預留津補貼等資金暫未使用結轉下年。
圖1:2013年省本級公共預算支出結構
2013年返還性支出和一般性轉移支付主要項目是:
1、返還性支出[27]157.9億元,為預算的100.1%。
2、一般性轉移支付支出[28]1207.1億元,為預算的1包養04.2%。
一是幫助市縣提高基本財力保障水平,保證工資和津補貼正常發放,落實重點民生支出政策,安排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和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一般性轉移支付855億元;二是落實促進市縣發展的配套激勵政策,在保證市縣既得利益基礎上,安排收入增長、經濟發展進位等激勵性轉移支付72億元;三是支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和糧食生產等,安排轉移支付70億元,加快推進農業強省建設;四是支持普通公路建設,推動區域經濟跨越發展、協調發展,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產業發展等轉移支付94億元;五是支持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低碳發展,安排轉移支付42億元;六是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安排轉移支付20億元。
圖2:2013年省對下一般性轉移支付結構
另外,武漢市原財政體制上交中央[29]26.9億元,出口退稅地方負擔部分等結算上交中央[30]15.4億元。
2013年,省級收支相抵,預計結余0.3億元。結余資金已轉入2014年年初預算統籌安排支出。
對于2013年省級公共預算執行中的重大收支變化情況,省財政廳已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財經委員會和預算工委專題報告。省級財政決算辦理完畢后,上述數字還會有所變動,我們將依法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
圖3:2013年省級財政收支平衡情況
單位:億元/%
(二)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31]收支情況
省級政府性基金總收入[32]386.2億元,其中:省本級當年基金收入158.4億元,為預算的125.7%;轉移性收入227.8億元,為預算的151.8%。
省級基金收入主要項目是:車輛通行費[33]72.9億元,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34]50.7億元,彩票公益金[35]16.2億元,地方教育附加[36]7.7億元,大中型水庫庫區基金[37]2.3億元,森林植被恢復費[38]2億元,小型水庫移民扶助基金[39]0.5億元,殘疾人就業保障金[40]0.4億元,文化事業建設費[41]0.4億元,政府住房基金[42]0.3億元,農網還貸資金[43]0.3億元,船舶港務費[44]0.2億元,散裝水泥專項資金[45]0.1億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46]0.1億元,其他基金收入4.3億元。
省級政府性基金總支出[47]217.1億元,其中:省本級當年基金支出74.6億元,為預算的128.6%;轉移性支出142.5億元,為預算的109.6%,主要是中央補助專款有所增加。
省級基金支出主要項目是:交通運輸65.4億元,節能環保2.3億元,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1億元,城鄉社區事務0.8億元,農林水事務0.8億元,教育0.8億元,文化體育與傳媒0.4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0.2億元,其他基金支出2.9億元。
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相抵,結轉下年169.1億元,主要是基金預算包養執行采取“以收定支”辦法,國土、教育、民政、體育、宣傳等部門基金收入入庫后,需安排落實到具體項目,一些項目還需按進度撥款,需要跨年度撥付。
(三)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48]收支情況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收入[49]26.8億元,其中:省本級當年國有資本經營收入24.6億元;轉移性收入2.2億元。
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主要項目是:利潤收入[50]0.8億元,股利、股息收入[51]2.3億元,其他收入21.5億元(主要是省級公共預算安排資金,納入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進行管理)。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支出[52]25.3億元,其中:改革費用性支出0.7億元,資本性支出24.6億元。
省級國有資本預算收支相抵,結轉下年1.5億元。
(四)中央專項轉移支付情況
2013年,中央財政補助我省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專項轉移支付總額為822.3億元。分項目情況是:一般公共服務8.9億元,公共安全9.7億元,教育37億元,科學技術2.2億元,文化體育與傳媒13.8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103.8億元,醫療衛生37.1億元,節能環保58.3億元,城鄉社區事務35.6億元,農林水事務227.7億元,交通運輸135.6億元,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22億元,商業服務業等事務19.4億元,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6.7億元,住房保障支出78.9億元,糧油物資儲包養網推薦備事務18.9億元,其他支出6.7億元。
2013年,財稅部門在預算執行中認真落實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有關決議,堅持“競進提質”,努力提高財稅工作質量;不斷深化財稅改革,努力提高預算管理水平;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增強依法接受監督的主動性。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在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各項財政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財稅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事權劃分仍不夠清晰,支出責任仍不夠明確,影響財政支出效益和效率;財政專項資金整合在預算編制階段取得了進展,但在分配和使用環節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統籌力度;部門預算主體責任仍需強化,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績效管理和信息公開等工作水平還要進一步提升;一些地方和部門財經紀律松弛,財包養網政財務管理中違紀違規違法問題時有發生;少數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較大、增長較快,財政潛在風險不容忽視;基層財政建設亟需加強,基礎管理工作還不夠扎實,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給予高度重視,堅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用改革的理念和改革的辦法逐步加以解決。
二、2014年預算草案
根據國務院、財政部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預算編制工作的要求,2014年我省財政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省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繼續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斷深化財稅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大力支持培育和壯大市場主體,促進戰略支點建設,服務跨越發展大局;堅持保障民生、保障重大政策落實和重點支出需要;堅持勤儉節約,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從嚴從緊編制預算,切實控制“三公”經費和行政運行經費;堅持依法理財,嚴格按照法律和政策規定編制預算,遵循管理規程執行預算,強化預算剛性約束,減少追加支出等預算調整事項;堅持科學理財,大力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加強財政綜合監管,增強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努力提高財政支出績效。
2014年財政預算安排的總體思路是,著力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繼續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在支持科學發展上,保證省委、省政府實施重大發展戰略、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所需重點支出;在改善民生上,遵循“突出重點、守住底線、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新思路,保障重點民生支出需要,并建立政策效果評估機制,適時調整完善政策;在預算編制上,統籌各類財力,優化支出排序,完善預留制度,確保收支平衡,適當留有余地;在預算執行上,完善預算編制和執行的銜接機制,增強預算剛性約束,嚴格控制追加支出等預算調整事項,提高預算支出的及時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4年財政預算安排的基本原則,一是劃分事權,分級負擔。進一步明確事權劃分,理順管理體制,凡是應當下放市縣管理的,一律下放市縣;在此基礎上,按照財力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要求,完善專項支出分級負擔機制。屬于省級事權的,由省財政足額安排支出;屬于市縣事權和支出責任的,由市縣負擔;對屬于市縣事務、省級適當補助的,進一步明確負擔政策、統一負擔比例,并按照中央關于壓減專項資金、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的要求,一律納入一般性轉移支付體系,由市縣政府統籌安排使用,不再以設立專項資金的形式,肢解省級和縣(市)政府預算。同時,縣(市)要切實落實支出責任,統籌相關資金,確保實現政策目標,防止“上進下退”。二是財力下移,控制專項。繼續堅持“財力下移、照顧基層”的思路,落實中央關于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政策和工作要求,適當增加省對市州改革發展和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等方面的均衡性轉移支付,由市縣統籌用于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省級加強政策目標考核。在財力下移的同時,落實中央要求,嚴格控制新設和增加專項資金;認真落實中央部署,結合中央財政整合、歸并專項轉移支付的具體方案,繼續合并、減少省對市縣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三是明確主體,依法編制。各部門是部門預算編制、執行和公開的主體,完整編報收入,統籌安排支出,統編收支預算,同時,對預算績效管理、預決算信息公開、“三公”經費預算公開等工作負責。在編制預算時遵循《預算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體現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支出保障范圍符合部門的法定職能。四是優化結構,保障重點。強化公共財政職能,在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的基礎上,重點落實重大政策所需支出。在安排支持經濟發展支出時,切實打破部門界限和項目“基數”,根據部門職能和事業發展需要,結合財力可能,區分輕重緩急,明確優先排序,按照“競進提質、升級增效”的要求,集中財力支持實施“一元多層次”戰略。五是強化約束,提高績效。推進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健全預算編制環節的績效目標審核和預算執行環節的支出績效評價機制,強化績效目標約束和評價結果應用,逐步建立完善以績效為導向的預算分配制度。
2014年,全省地方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2410億元,比上年增長10%以上;全省地方公共預算支出4150億元,比上年增長13.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我省相關實施辦法的規定,各市州、縣市預算經同級人代會審查批準后,省財政廳再將匯總的全省預算報省人大常委會備案。現將2014年省級預算草案報告如下。
(一)省級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2014年,省級公共預算總收入為2132.6億元,其中:省本級公共預算收入預計136.7億元,轉移性收入1995.9億元。
省本級公共預算收入:
稅收收入預計24.5億元,其中:鐵路和高速公路統征營業稅預計15.5億元,中央財政返還跨省經營總分機構企業所得稅預計9億元,主要根據上年完成情況和中央相關政策測算安排。
非稅收入預計112.2億元,其中:專項收入預計5.2億元,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預計82.8億元,罰沒收入預計8.3億元,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預計15.9億元,主要根據征管部門測算數據編列。
轉移性收入:
根據現行財政體制和相關政策規定,結合上年預算執行情況,轉移性收入預計1995.9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返還性收入205.2億元,比上年增長2.1%;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68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主要是調整完善財政體制新增上解省級財力[54]增加33.1億元;歷年結轉及爭取中央財政補助等107.1億元。
2014年,省級公共預算總支出為2132.3億元,其中:省本級公共預算支出522.8億元,比上年可比增長9.6%;轉移性支出1609.5億元。
省本級公共預算支出和省對下專項轉移支付預算安排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2.1億元,比上年增長8.9%(可比口徑[55],下同),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5.9億元。主要是保障省級機關和相關部門正常運轉,提高市縣公共服務水平。
2、公共安全支出35.7億元,比上年增長5.7%,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0.7億元。主要是保障省直政法部門正常運轉,補助市縣政法經費。
3、教育支出150.6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同時安排專項轉移支付3.7億元。落實國家資助體系、助學貸款、免學費、本科院校生均撥款標準等政策,安排高校、高職、中職、高中學校學生資助及省屬本科院校生均撥款專項資金39.2億元。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